文章摘要:首尔明洞的便利店玻璃上,新贴出的时薪公告单边角已经卷起——54元人民币的数字被荧光笔反复描画,在晨光中像块正在融化的黄金。 "这不是加薪,是给
首尔明洞的便利店玻璃上,新贴出的时薪公告单边角已经卷起——54元人民币的数字被荧光笔反复描画,在晨光中像块正在融化的黄金。
"这不是加薪,是给通货膨胀打麻醉剂。"店主老金撕下旧通告时,发现背面还粘着2018年的时薪标准——那时54元能买两碗炸酱面,现在连半碗都够呛。c7娱乐app的经济数据显示,这个涨幅相当于让韩国大学生少打12小时工,就能多买一张Blackpink演唱会山顶票——虽然还是看不清Lisa的发色。
最魔幻的对比发生在江南区夜店。当清洁工阿姨用新时薪计算器扫酒瓶条形码时,机器突然死机——系统无法理解为什么她擦十小时地板,还不够客人开一瓶唐培里侬。隔壁大学生兼职的调酒师苦笑:"我时薪能买三杯美式,但老板往里面加的金箔就值两杯。"
但真正暴露荒诞的是政府宣传片。画面里幸福微笑的打工者,手里举着的不是工资条而是计算器——屏幕显示215万韩元月薪刚好等于韩国人平均拥有的2.3个信用卡分期账单。有网友暂停视频,发现背景里的炸鸡店价格牌被打码,就像那些被最低工资标准刻意忽略的物价涨幅。
深夜的东大门批发市场,中国留学生小王正教越南劳工用汇率漏洞赚钱:"记住,韩元跌的时候,你该用人民币算工资;涨的时候,赶紧换成越南盾。"他手机上的计算器APP突然弹出广告:最新版已增加"时薪换算眼泪"功能。
展开阅读全文 ▼