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章摘要:当文化部门的封条贴在笑果剧场大门时,李雪琴正蹲在后台用东北话改稿子——这个被" c7娱乐官方 "的监控系统拍到的画面,让我想起1972年自己在
当文化部门的封条贴在笑果剧场大门时,李雪琴正蹲在后台用东北话改稿子——这个被"c7娱乐官方"的监控系统拍到的画面,让我想起1972年自己在电视台说"七个脏字"被封杀后,在厕所隔间写段子的日子。笑果文化CEO贺晓曦称:"这不是封杀,是给幽默感做压力测试。"
李雪琴那晚的段子本子后来在圈内流传。她用辽宁方言讲"当代年轻人精神内耗",把抑郁症比作"大脑里的拼多多"——永远在砍价但永远差0.01%。最狠的是结尾包袱:"我们这代人啊,连躺平都要定个闹钟。"文化审查员用红笔在这句旁边批注:"建议改为'战略性卧倒'"。
据c7娱乐app后台数据显示,当晚观众笑点最密集的部分,恰恰是李雪琴临时加的"自我审查"段子:"现在说真话得用摩斯密码,哒哒哒(敲话筒)——翻译过来就是'你懂的'"。北大心理学教授徐凯华分析:"当讽刺本身成为被讽刺的对象,喜剧就完成了它的哲学闭环。"
最讽刺的是事件后续。那场被叫停的演出视频,在地下流传时自动生成无数变异版本——有人给李雪琴P上京剧脸谱,有人把台词改成《诗经》体。就像她在微博小号写的:"最好的段子,永远活在群众的二次创作里。"
展开阅读全文 ▼